欢迎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
立即登录

还没有账户?去注册 >

找回密码

立即修改

恭喜您成功修改密码

弹窗将在3秒之后关闭,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7 0

晏几道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注解及目的地
  •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选自《小山词》,北宋晏几道词作。又一说为张先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此词借写弹筝来表现当筵演奏的歌妓心中的幽恨,是一首咏弹筝歌妓美貌和技艺的词。词中字里行间突出此弹筝者似乎有无限心酸和苦楚在通过乐曲抒发、倾吐。亦赞扬此乐女的高超技艺:可见听者是弹奏者的“知音”。下阕是弹筝女的特写,突出眼和眉。眼波也像秋水一样动人。微妙地表达出弹筝女的心理变化。全词清新婉丽,情意真挚而又含蓄深沉。、、此词借写弹筝来表现当筵演奏的歌妓心中的幽恨。

    展开 收起
  • “哀筝”句:筝声哀怨,汉侯瑾《笋赋》称其声使人“感悲音而增叹,怆憔悴而怀愁”。一弄:奏一曲。湘江曲:唐沈亚之《湘中怨解》记载,垂拱中,太学生郑生乘月至洛阳桥,遇一女子,自言为嫂所苦,欲投水。生载归与之同居,号氾人。数年后,氾人自言为“湘君蛟宫之娣”,被谪而从生,今期满,与君相别。后十年,生登岳阳楼,见有画船彩楼,高百余尺,有弹弦鼓吹者,皆神仙蛾眉。其中一人,含嚬凄怨,状类氾人。湘江曲句似化用其事。

    展开 收起
  • “声声”句:写:同“泻”;“当筵”句:秋水:眼波。慢:同“漫”,流动;“玉柱”句:玉柱:筝上端固定和调节弦的柱,诸筝柱斜向排列,如一排飞雁;“春山”句:指眉。因女子之眉远望如一带春山之黛色。古代妇女用黛画眉,因又以眉黛指眉。李商隐《代赠》其二:“总指春山扫眉黛,不知共得几多愁。”

    展开 收起
  • 这首词以回荡飘忽的笔势,刻画一位哀艳动人的弹筝艺妓——小莲哀艳动人的形象。全词以“哀筝一弄湘江曲“摹然开篇,又以“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骤然收笔,中间不平铺直叙而抓住最富有表现力的动作、神态来写,极具艺术感染力。

    展开 收起

评论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世间冷暖 万物美好

Copyright © 2023 广州布步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58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