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
立即登录

还没有账户?去注册 >

找回密码

立即修改

恭喜您成功修改密码

弹窗将在3秒之后关闭,

行己有耻,博学于文。

21 0

陈澧 《玉岩书院东厅对联》

注解及目的地
  • 陈澧(公元1810-公元1882),字兰甫、兰浦,号东塾,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广州木排头,世称东塾先生。清代著名经学大师、教育家、思想家、为清代广东九老之一。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举人,六应会试不中。先后受聘为学海堂学长、菊坡精舍山长。前后执教数十年,提倡朴学,所造就者甚多,形成“东塾学派”,是广东近代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广府名人。光绪七年(1881),朝旨赏给五品卿衔。翌年正月二十二日(1882年3月11日),病逝于广州。

    展开 收起
  • 岭南大儒陈澧的一生几乎都在广州度过,除了授任河源县训导两月多之外,没有外出任过官职。对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古文、骈文、填词、书法,无不研习,著述达120余种。钱穆评陈澧“晚清次于曾国藩的第二号人物,学术史上主汉宋兼采,力主新式学风”。

    展开 收起
  • 行己有耻 博学于文:是玉岩书院东厅内一副重要的木刻对联,是清代同治壬申年(1872)晚清大儒陈澧题书的,对联用小篆书写。“行己有耻 博学于文”为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先生修身研学的名句,这副名句现已成为广州市黄埔区玉岩中学的校训。

    展开 收起
  • “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清代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三《与友人论学书》。译文:我所说的圣人的道理是怎么样的呢?是博学多文,是行己有耻。

    展开 收起
  • “博学于文”源自《论语·颜渊》:“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行己有耻”源自《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故“博学于文,行己有耻”最早为孔圣人的主张,之后便被顾炎武先生总结起来并成为其所提倡的为学宗旨和处世之道,当然,也当是求学之人理应学习和借鉴的为学宗旨和处世之道。

    展开 收起
  • 玉喦书院,也称玉岩书院、萝峰寺,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香雪公园内的萝峰山,又名萝峰寺,始建于南宋,已有800多年历史,为广州历史上12间著名书院之一,是广州现存最早的古书院 。玉喦书院占地上千平方米,自南宋至清数百年来,文人墨客、官僚名流慕名而来者数不胜数,为书院与寺庙留下许多石刻和墨宝。其中著名的有朱熹、文天祥的诗词,海瑞的联句,郑板桥的字画和拓本,甚至还有唐朝韩愈的“鸢飞鱼跃”匾额等珍贵的历史文物。2008年11月,玉喦书院(包括萝峰寺等)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 收起

评论

玉岩书院东厅对联

行己有耻,
博学于文。

世间冷暖 万物美好

Copyright © 2023 广州布步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58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