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
还没有账户?去注册 >
找回密码
恭喜您成功修改密码
弹窗将在3秒之后关闭,去登录 >
空塘流水浸长条,细雨疏烟拂灞桥。
陈煇 《柳》
陈煇,字位炯,一字燎甫。福建长乐人。家贫好学,饬躬励行。道光二十三年钦赐副榜。享寿八十九。
灞岸:长安东有灞水岸边,水上有桥名为灞桥,送别多在此分手并折柳相赠,取其同音“留”意。灞桥又称为“情尽桥”、“断肠桥”。写灞桥柳的诗词无数“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又有李白的“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罗隐的“柳攀灞岸强遮袂,水忆池阳渌满心”。这灞岸柳,应当是最赋离愁别绪之柳。因此,在诗词中常用“章台”和“灞岸”来代指柳。南宋词论家沈义父的《乐府指迷》说:“说柳,不可直说破柳,须用‘章台’‘灞岸’等字。”也说明隐喻是唐诗语言的一个鲜明特点。
登陆后,发表评论
古人送别为什么要折柳?
二十四节气:春分
二十四节气:立春
风物志:柳
风物志:柽
柳
空塘流水浸长条, 细雨疏烟拂灞桥。 羌笛数声人不见, 春风斜系木兰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