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酬张十一功曹》作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诗。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韩愈、张署同为监察御史,同被贬官。永贞元年(805年)春,遇大赦同到郴州待命;同年秋,两人同被任命为江陵府参军。这首诗是韩愈和张署遭贬后遇赦同赴江陵途中所作。诗中表现了作者遇赦北移的心情,抒发了劫后余生的感慨。诗人用清湘泛舟之乐来排解往日的忧伤,用友情的温暖来慰藉眼前的苦闷。全诗用语奇崛,笔力遒劲。
展开 收起韩愈一生六过郴州,在永兴县的便江北岸留有“昌黎经此”巨型题壁——2005年,侍郎坦摩崖石刻群被重新发现,经湖南省文物局专家认定,现存题刻17方,其中唐代题刻11方,除韩愈和李吉甫外,还有柳宗元、杨於陵等重臣名流的题刻。这是湖南省首次发现的韩愈手迹,2013年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韩愈先后在湖南寓居7个多月,创作诗文30余篇,其中超一半时间在郴州、超一半诗文在郴州创作。“韩愈叉鱼”之典故,即发生于今郴州老城区北湖公园。
展开 收起湘中:指湖南郴州。湘,湘水,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海洋山,东北流经湖南入洞庭湖;张十一功曹:指张署,河间人,是韩愈的好友。十一,是兄弟间的排行。功曹,是州府功曹参军的省称,掌管官员考核以及文化教育卫生诸事宜;绝徼:偏僻荒远之地,此指广东省和湖南省南部韩、张两人贬官之所。绝,一作“越”;岭:五岭,具体说法不一,通常指大庾、骑田、都庞、萌渚、越城五岭。当时以岭南为蛮荒之地。现在郴州主城区有一条南北向主干道,就以“五岭大道”命名;可怜:这里作“可爱”解。
展开 收起俞陛云《诗境浅说》评价:诗言同是天涯薄宦,休嗟绝激之遥,且纵清游之乐。我与君打哀怨等于岭猿,飘泊侪于越鸟,扁舟同听,相顾惘然,彼无知之猿鸟,不自哀其蛮荒栖泊,安能知迁客之愁,只为单枕清宵,搅人乡梦耳。
展开 收起湘中酬张十一功曹
休垂绝徼千行泪,
共泛清湘一叶舟。
今日岭猿兼越鸟,
可怜同听不知愁。
*写于公元805年9月,湖南省郴州市
郴州名胜-韩愈叉鱼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