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茵(1199~?)(生年据《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齿逾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笠泽:古水名。《左传》:哀公十七年(前478),“越子伐吴,吴子御之笠泽,夹水而陈”。一说即今江苏太湖;一说系太湖东岸一小湖,在今江苏吴江市境;一说即今吴淞江(古名松江)。
展开 收起彭泽:晋诗人陶潜(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屈己事人,即辞官归隐。后因以“彭泽”代指陶潜,作为咏归隐的典故。
展开 收起章台:汉时长安城有章台街,是歌妓聚居之所。章台柳原意并非指柳树,而是一柳姓歌妓,与才子韩翊相爱,后被平定安史之乱有功的沙叱利抢去做妾。韩翊写诗:“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后几经周折,两人终成眷属,一段佳话从此流传不绝;灞岸,长安东有灞水岸边,水上有桥名为灞桥,送别多在此分手并折柳相赠,取其同音“留”意。灞桥又称为“情尽桥”、“断肠桥”。写灞桥柳的诗词无数“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又有李白的“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罗隐的“柳攀灞岸强遮袂,水忆池阳渌满心”。这灞岸柳,应当是最赋离愁别绪之柳。因此,在诗词中常用“章台”和“灞岸”来代指柳。南宋词论家沈义父的《乐府指迷》说:“说柳,不可直说破柳,须用‘章台’‘灞岸’等字。”也说明隐喻是唐诗语言的一个鲜明特点。
展开 收起风摆柳是树?功夫?棋局?还是人生?
白云溪畔种还生,风摆长条拂水轻。——种放 风摆柳,在字面上很好理解,就是迎…折柳寄情,引出一段流传千古的三角恋爱情故事
宋朝礼部属官李之问,官职不高,但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自己名字,靠的是一段非常神奇的爱情故…除了iPhone,原来柳树也有土豪金版
在大众的心目中,柳树的经典形象就是翠绿色,所谓绿柳。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有不少写到金色柳…古人送别为什么要折柳?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经常阅读古诗的…二十四节气:春分
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第四个节气。于每年公历…柳
态度脂韦不自持,对人无柰小腰肢。
好于彭泽归来日,瘦似章台别去时。
隐隐轮蹄端不恶,深深亭榭最相宜。
流莺百啭春光老,拟折柔条寄所思。
*禁烟雾风月翠绿眉舞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