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
立即登录

还没有账户?去注册 >

找回密码

立即修改

恭喜您成功修改密码

弹窗将在3秒之后关闭,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21 0

李商隐 《柳》

注解及目的地
  •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后随祖辈移居荥阳(今河南省郑州市)。李商隐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其诗各体俱有佳作,尤以五七言律绝成就为高,七言律诗的造诣更是上追杜甫而独步晚唐。

    展开 收起
  • 灞岸:长安东有灞水岸边,水上有桥名为灞桥,送别多在此分手并折柳相赠,取其同音“留”意。灞桥又称为“情尽桥”、“断肠桥”。写灞桥柳的诗词无数“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又有李白的“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罗隐的“柳攀灞岸强遮袂,水忆池阳渌满心”。这灞岸柳,应当是最赋离愁别绪之柳。因此,在诗词中常用“章台”和“灞岸”来代指柳。南宋词论家沈义父的《乐府指迷》说:“说柳,不可直说破柳,须用‘章台’‘灞岸’等字。”也说明隐喻是唐诗语言的一个鲜明特点。

    展开 收起

评论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一作曳),王孙归路一何遥。

世间冷暖 万物美好

Copyright © 2023 广州布步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58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