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而成。关于此书编撰作者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元代郭守正,二说是其兄郭居敬,三说是郭居业。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杨伯峻在《经书浅谈》考证说:“元代郭守正将24位古人孝道的事辑录成书,由王克孝绘成《二十四孝图》流传世间”。《二十四孝》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有些故事,查有其人,而无其事。《二十四孝》是历史产物,总体积极,但其中个别故事未必符合当今社会伦理观与价值观。
展开 收起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之《亲尝汤药》
原文: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
诗赞: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译文:汉代第三个皇帝是汉文帝(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名叫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子,最初被封为代王。文帝的生母是薄太后。他即帝位后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常年生病,一病就是三年,文帝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地亲自照顾,给母亲服用的汤药,他要没有亲口尝过就不让母亲服用。他(在位重德治)以仁孝之名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