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而成。关于此书编撰作者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元代郭守正,二说是其兄郭居敬,三说是郭居业。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杨伯峻在《经书浅谈》考证说:“元代郭守正将24位古人孝道的事辑录成书,由王克孝绘成《二十四孝图》流传世间”。《二十四孝》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有些故事,查有其人,而无其事。《二十四孝》是历史产物,总体积极,但其中个别故事未必符合当今社会伦理观与价值观。
展开 收起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之《鹿乳奉亲》
原文:周剡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剡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剡子具以情告,乃免。
诗赞: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译文:周朝时有个人叫剡子(生卒年不详,己姓,子爵,郯国郯城人,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少昊的后裔,春秋时期郯国君主),天性非常孝顺。他的父母年纪大了,俩人的眼睛都患上了眼病,想吃野鹿的乳汁。剡子于是穿上鹿皮做的衣服,进到深山密林里,混到鹿群当中,挤母鹿的乳汁拿回家供养双亲。一次,猎人发现了他,以为是只失群的小鹿,便用弓箭瞄准准备射他,吓的他赶紧大喊说自己是为得到鹿乳而装扮成鹿的人,才逃过了一场大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