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
立即登录

还没有账户?去注册 >

找回密码

立即修改

恭喜您成功修改密码

弹窗将在3秒之后关闭,

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决,誓不见母不复还。

24 0

郭守正 《二十四孝》

注解及目的地
  •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而成。关于此书编撰作者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元代郭守正,二说是其兄郭居敬,三说是郭居业。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杨伯峻在《经书浅谈》考证说:“元代郭守正将24位古人孝道的事辑录成书,由王克孝绘成《二十四孝图》流传世间”。《二十四孝》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有些故事,查有其人,而无其事。《二十四孝》是历史产物,总体积极,但其中个别故事未必符合当今社会伦理观与价值观。

    展开 收起
  • 朱寿昌:1013年-1083年,字康叔,宋扬州天长秦栏里(今安徽天秦栏镇)人 ,宋仁年间工部侍郎朱巽之子,“二十四孝”之一。朱寿昌天资聪颖,品学兼优,27岁考取进士,金榜题名,走上仕途。后知生母刘氏流落民间,于神宗熙宁初年(1068年),辞官刺血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母,得于同州母子相见,接其故里照顾,直至辞世。朱寿昌为母守孝三年后,官复原职,历任司农少卿、朝议大夫,迁中散大夫等,七十岁告老还乡。于1083年,朱寿昌逝世。

    展开 收起
  • 朱寿昌辞官千里寻母之事,被同时代的大文豪苏东坡和政治家王安石相继撰文赞颂。仅《苏东坡全集》就收录有关与朱寿昌的信21封、诗8首、词2首,有关朱寿昌的文2篇。政治家王安石也写有数十首诗赞颂朱寿昌的孝德行为。

    展开 收起

评论

人文风物 更多>

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之《弃官寻母》

原文:宋朱寿昌,年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决,誓不见母不复还。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七十余矣。

诗赞:七岁生离母,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面,喜气动皇天。

译文:宋代天长人朱寿昌(今安徽省天长市秦栏镇),七岁的时候,生身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于是不改嫁他人。母子不能相见已经五十年了。神宗时,朱寿昌(得到线索后)辞官不做,赶赴陕西(寻找生母),与家人告别时发誓不见到母亲绝不返回。后来,寻访到在陕西同州,终于找到了生母,母子欢聚。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世间冷暖 万物美好

Copyright © 2023 广州布步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58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