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枫,当代散文家,电影《金陵十三钗》《山楂树之恋》等文学策划。1969年6月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先后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十月》杂志社和《人民文学》杂志社做文学编辑,2013年调入北京作家协会,为驻会专业作家。出版散文集《巨鲸歌唱》《上帝的隐语》《鸟群》《你的身体是个仙境》《斑纹——兽皮上的地图》《收藏——时光的魔法书》《雕花马鞍》《聋天使》《周晓枫散文选集》以及笔记体《醉花打人爱谁谁》等。曾获鲁迅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冯牧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庄重文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在场主义散文奖等奖项。
展开 收起《巨鲸歌唱》收录了14篇作品,回响着三种“腔调”,包藏着一颗“野心”,是一本不甚寻常的散文集。周晓枫从“阴性书写”这一更适合于它的理念范畴切入,把犀利而别致的内在特质探察得更透彻、更全面。2014年8月13日,《巨鲸歌唱》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
展开 收起巨鲸歌唱
什么是经典的海洋景象?鱼群。聚集的鱼群。 没有指挥,但数量惊人的鱼好像共享头脑,它们行动整齐,无论前行还是下潜,始终维护着内在秩序,不会彼此冲撞。它们沉默而一致地,在大海的咸涩里漫游,无声,却是宏伟壮阔的合唱。受到袭扰,鱼群会像礼花一样炸开……仿佛预感危机来临,它们要最后展现谢幕的辉煌。 细想,让人感慨。鱼,缺乏表情的鱼,这种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像标本,冷冰冰、没有独立手脚的动物,如何被召唤成内聚力惊人的群体?真聪明,它们不需要照镜子就知道谁是同类。
游动在鱼群里,随时有兄弟姐妹替它们抵抗死亡;正如某天,它们自己也将替代兄弟姐妹去死一样。哑言的不会讲述的鱼,或许天然就懂得斑驳的真理——事实上,我常常觉得真理就像鱼鳞:闪耀,零碎,易于剥落,弥散腥气又难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