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
立即登录

还没有账户?去注册 >

找回密码

立即修改

恭喜您成功修改密码

弹窗将在3秒之后关闭,

疏离之人享受在路上的自由,也要面对特定时刻袭来的虚无。

12 0

杨潇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

注解及目的地
  • 杨潇,记者、作家、背包客。200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先后供职于新华社、《南方人物周刊》《时尚先生Esquire》,2013—2014哈佛尼曼学者。从2010年起周游世界,尝试一种融合时事、历史、智识讨论与人文地理的叙事文体。作品两次获得南方周末年度传媒致敬,三次获腾讯华语传媒年度盛典单项奖。曾出版个人作品集《子弟》。

    展开 收起
  • 该书写的是一个青年写作者徒步重走西南联大西迁路的故事。1938年,“湘黔滇旅行团”徒步跨越三省穿过西南腹地;2018年,处于人生转折点的青年作者杨潇重新踏上这条长路。在两个不确定的年代,在国家与个人的危机时刻,人们用真实的生命体验,追问思想与行动的关系,开启一个全新的“寻路之年”。

    展开 收起

评论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

过了急弯又是长坡,更陡了,下坡一侧减速带连减速带,下行汽车掀起阵阵水雾,发出的声音让我想起打摆子的疟疾患者。不知为什么感到非常孤独,好像被这雨悬置在某个不上不下的时空里——疏离之人享受在路上的自由,也要面对特定时刻袭来的虚无。

这个问题在我神交的朋友那里是找不到答案的,八十年前一位学生感叹的是,自己幸而有这么多同伴,“假若一个人走这一条路,心里上必另有特殊的感觉,四望都是大山,没有人家,没有行人,走累了求一树荫休息都不成”。 接近文德关时,我看到了刘青云微皱眉头僵硬的笑脸,那是巨大的酒广告牌,后面不足十米处是镇远县委的宣传语:在“实做”上笃行不倦,在“立改”上较真碰硬……放在一起真是别具风味。文德关海拔690米,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吴三桂、起义的苗军和长征的红军都曾攻打过这里,被雨水洗得发亮的柏油公路穿过看起来很新的城楼,柏油路下面是泥结石的老湘黔公路,老湘黔公路下面则是古湘黔驿道,历史就这么层层叠叠堆积着,唯一没有变化的,大概就是右侧那古铜色的山体了吧。

世间冷暖 万物美好

Copyright © 2023 广州布步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58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