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
立即登录

还没有账户?去注册 >

找回密码

立即修改

恭喜您成功修改密码

弹窗将在3秒之后关闭,

岭南官路两侧随处可见灌木藤萝,这些浓郁的绿植层层叠叠,填塞几乎每一处角落,生机勃勃如浪潮扑击。

9 0

马伯庸 《长安的荔枝》

注解及目的地
  • 马伯庸,原名马力,满族,出生于1980年,内蒙古赤峰人,中国当代作家、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风起陇西》《三国配角演义》《文化不苦旅:重走诸葛亮北伐之路》《长安十二时辰》《两京十五日》《古董局中局》《长安的荔枝》等。

    展开 收起
  • 《长安的荔枝》中,作者从一个九品小吏着手,描绘了荔枝从岭南运往长安途中的种种艰辛,让读者看到了另一个不同角度的历史,以及那个时代小人物的顽强抗争。本书沿袭马伯庸写作一贯以来的时空紧张感,不仅让读者看到了小人物的乱世生存之道,也感受到了事在人为的热血奋斗。

    展开 收起

评论

人文风物 更多>

长安的荔枝

当地人说,峒人们种植荔枝最多的地方,是在增城以北一处叫作石门山的地方。李善德打听清楚之后,连夜拟订了清单,请苏谅代为采买物资。自己则买了两匹蜀马,寻了个当地向导,直奔石门山而去。

岭南官路两侧随处可见灌木藤萝,这些浓郁的绿植层层叠叠,填塞几乎每一处角落,生机勃勃如浪潮扑击。灞桥柳若生在此地,必无薅秃之虞。

蜀马不快,两骑走了大半天,总算远远望见了石门山的轮廓。导游指着道路两侧的大片绿树道:“这便是荔枝树了,只是如今刚刚开花,还未到过壳的时日。”

世间冷暖 万物美好

Copyright © 2023 广州布步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58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