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
立即登录

还没有账户?去注册 >

找回密码

立即修改

恭喜您成功修改密码

弹窗将在3秒之后关闭,

余即从此攀跻上,泉光云气,撩绕衣裾。已转而右,则茅庵上下,磬韵香烟,穿石而出,即慈光寺也。

18 0

徐霞客 《游黄山日记徽州府》

注解及目的地
  • 徐霞客(1587-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欲“问奇于名山大川”。作者先后两次游黄山,本篇所记是第一次,黄山风景秀丽,无限风光,云石松泉,秀峦奇峰,令人观赏不尽。而在这种天气恶劣的情况下游览,毕竟难以纵情尽兴,作者主要是对黄山的总体描写,对于每日行踪和具体景观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展开 收起
  • 描述前往黄山慈光寺时,沿途所见之景,泉水的闪光与云气,在衣服前后缭绕,磬钹的声音,枭枭而起的香烟,利用各种感官描写手段,将慈光寺周围的景色描述的越发仙气飘飘。

    展开 收起

评论

人文风物 更多>

游黄山日记徽州府

初四日 兀坐听雪溜竞日。

初五日 云气甚恶,余强卧至午起。挥印言慈光寺颇近,令其徒引。过汤池,仰见一崖,中悬鸟道,两旁泉泻如练。余即从此攀跻上,泉光云气,撩绕衣裾。已转而右,则茅庵上下,磬韵香烟,穿石而出,即慈光寺也。寺旧名朱砂庵。比丘为余言:“山顶诸静室,径为雪封者两月。今早遣人送粮,山半雪没腰而返。”余兴大阻,由大路二里下山,遂引被卧。

初六日 天色甚朗。觅导者各携筇上山,过慈光寺。从左上,石峰环夹,其中石级为积雪所平,一望如玉。疏木茸茸中,仰见群峰盘结,天都独巍然上挺。数里,级愈峻,雪愈深,其阴处冻雪成冰,坚滑不容着趾。余独前,持杖凿冰,得一孔置前趾,再凿一孔,以移后趾。从行者俱循此法得度。上至平冈,则莲花、云门诸峰,争奇竞秀,若为天都拥卫者。由此而入,绝峰危崖,尽皆怪松悬结。高者不盈丈,低仅数寸,平顶短鬣,盘根虬干,愈短愈老,愈小愈奇,不意奇山中又有此奇品也!松石交映间,冉冉僧一群从天而下,俱合掌言:“阻雪山中已三月,今以觅粮勉到此。公等何由得上也?”且言:“我等前海诸庵,俱已下山,后海山路尚未通,惟莲花洞可行耳。”已而从天都峰侧攀而上,透峰罅而下,东转即莲花洞路也。余急于光明顶、石笋矼之胜,遂循莲花峰而北。上下数次,至天门。两壁夹立,中阔摩肩,高数十丈,仰面而度,阴森悚骨。其内积雪更深,凿冰上跻,过此得平顶,即所谓前海也。由此更上一峰,至平天矼。矼之兀突独耸者,为光明顶。由矼而下,即所谓后海也。盖平天矼阳为前海,阴为后海,乃极高处,四面皆峻坞,此独若平地。前海之前,天都、莲花二峰最峻,其阳属徽之歙,其阴属宁之太平。

世间冷暖 万物美好

Copyright © 2023 广州布步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58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