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
立即登录

还没有账户?去注册 >

找回密码

立即修改

恭喜您成功修改密码

弹窗将在3秒之后关闭,

这些山顶上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树叶黑绿,矫健又强悍。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与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

12 0

冯骥才 《花巷》

注解及目的地
  • 冯骥才,祖籍浙江宁波,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现任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民协名誉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等。他是“伤痕文学”代表作家,其“文化反思小说”在当代文坛影响深远。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二百余种。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位于天津大学青年湖畔。

    展开 收起
  • 《花巷》是冯骥才创作的散文集,该书由《挑山工》《珍珠鸟》《吃鲫鱼说》《无书的日子》《黄山绝壁松》等文章组成。作者的文风优雅,内涵广博,情感深沉动人,既体现出一位当代文化大家的学识修养、气度担当,也流露着他自信而从容的人生智慧。

    展开 收起

评论

花巷

我在迎客松后边的山崖上仰望一处绝壁,看到一条长长的石缝里生着一株幼小的松树。它高不及一米,却旺盛而有活力。显然曾有一颗松子飞落到这里,在这冰冷的石缝间,什么养料也没有,它却奇迹般生根发芽,生长起来。如此幼小的树也能这般顽强?这力量是来自物种本身,还是在一代代松树坎坷的命运中磨砺出来的?我想,一定是后者。我发现,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绝不一样。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干直枝肥,针叶鲜碧,慵懒而富态;而这些山顶上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树叶黑绿,矫健又强悍。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与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它遒劲和富于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搏斗的结果;它远远地伸出的枝叶是为了更多地吸取阳光……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一种个性的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子里。为此,它们才有着如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

世间冷暖 万物美好

Copyright © 2023 广州布步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58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