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写于公元741年,当时正值诗人漫游齐赵,裘马清狂的一段时期。诗的风格超迈遒劲,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尾联先用“骁腾有如此”总挽上文,对马作概括,最后宕开一句:“万里可横行”,包含着无尽的期望和抱负,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这一联收得拢,也放得开,它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盛唐时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激发了民众豪情,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用骏马来表现确是最合适不过了。这跟后期杜甫通过对病马的悲悯来表现忧国之情,真不可同日而语。
展开 收起杜甫墓全国共有八处,其中一穴杜甫墓位于洛阳偃师首阳山。杜甫虽然是唐诗标志性人物、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但是他于公元770年在湖南一条小船上去世之后,儿子宗武无力葬父,只好将杜甫棺材权厝着,直到杜甫死后43年,杜甫孙子杜嗣业才将杜甫墓从湖南耒阳迁到了河南洛阳偃师。《旧唐书·杜甫传》有记载:“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元稹写的墓志铭中有“葬当信侯墓次”,也就是说,杜甫葬在了当信侯(指晋代镇南大将军杜预,为杜甫十三世祖)的一侧,杜甫祖父杜审言的墓也在此。唐代时偃师属洛阳的京畿之地,嗣业将祖父葬于偃师也在情理之中。
展开 收起房兵曹胡马诗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写于741年,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
*《齐民要术》:“马耳欲小而锐,状如斩竹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