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声·题岳阳楼》是宋代画家、词人张舜民的词作。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道出了作者谪贬失意的心情。全词沉郁悲壮,扣人心弦,写得层次分明,情意厚重,深挚含蓄,悲壮凄凉,将作者对无端遭贬谪的迁愁谪恨写得淋漓尽致,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是题咏岳阳楼诸词中颇具代表性的一篇。张舜民做过监察御史,曾因党争遭贬迁。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作者被贬官郴州途中,登临岳阳楼时所作。据张舜民《画墁集》卷八《郴行录》:“辛卯,登岳阳楼。”词即作于此时。
展开 收起结尾两句笔锋一转,又揭示内心深处的矛盾。结句用的是宋人独创的脱胎换骨法,即”以妙意取其骨而换之“。掌故的巧妙化用中,词人对故乡的眷恋,对遭贬的怨愤,对君王的期待,和盘托出,意蕴深厚。整首词在内容层次上有很大的跳跃,但结构安排自然得体,了无痕迹。全词起伏跌宕,以简洁语言表达内心复杂的感情,深沉真切,动人心魄。这是一首格调很高、有较强感染力的好词。费衮《梁溪漫志》卷七:张芸叟词云:“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人喜诵之。乐天题岳阳楼诗云:“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盖芸叟用此换骨也;梁令娴《艺蘅馆词选》乙卷:麦孺博云:声可裂石。
展开 收起题岳阳楼二首 其一 卖花声
木叶下君山。
空水漫漫。
十分斟酒敛芳颜。
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
天淡云闲。
何人此路得生还。
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