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词牌名——念奴娇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湘月”。此调以苏轼《念奴娇·中秋》为正体,双调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韵。
关于《念奴娇》曲名,来源于唐朝天宝年间一个名叫念奴的名妓。元稹《连昌宫词》:“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每岁楼下关宴,万众喧溢,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念奴者,有姿色,善歌唱,未常一日离帝左右。每执板,当席顾眄。帝谓妃子曰:‘此女妖丽,眼色媚人。’每啭声歌喉,则声出于朝体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官妓中帝之钟爱也。”
对于念奴的姿色,唐玄宗评价“此女妖丽,眼色媚人”。因此,妖丽媚人的念奴成为文人艳称的题材,形之歌咏,播于乐府。元稹诗《连昌宫词》有“春娇满眼泪红绡,掠削云鬓旋装束”之句,《念奴娇》曲名,即取义于此。
至于《念奴娇》曲子起源于何时,史无明文。唐代以及五代十国存世词作中,并无《念奴娇》踪迹。今传《念奴娇》词,最早的是沈唐“杏花过雨”一阕。其作年当在北宋嘉祐、照宁之间,则该曲可能起于北宋中期。
如上文所述,就《念奴娇》词牌的缘起而言,娇艳应是此调的本色。但就《念奴娇》词调的声韵而言,似乎更适宜表达豪放悲壮的情感。不过《念奴娇》这一经典词牌确有其奇妙之处,概览其作品,既有疏宕轻灵,自由酣畅;也有超脱旷逸、慷慨悲凉;更有雄姿英发、豪情万丈。风格千变,堪称全能词牌。
cong
上一篇:经典词牌名——西江月
下一篇:经典词牌名——满江红